八識緣境廣狹

八識緣境廣狹
唯識宗所立的八識, 其緣境有廣有狹。 即: 一、 眼識緣唯實唯量境, 謂眼見色時, 即有識生, 能緣青、 黃、 赤、 白等實有之色, 稱為性境(現前所有實見之境);此識對境, 稱為現量(見現前之色而能量度)。 以其但能見色, 未起分別, 故所緣之境狹。 二、 耳識緣唯實唯量境, 謂耳聞聲時, 即有識生, 能聞平直曲屈實有之聲, 稱為性境;此識對境, 稱為現量。 以其但能聞聲, 未起分別, 故所緣之境狹。 三、 鼻識緣唯實唯量境, 謂鼻嗅香時, 即有識生, 能嗅好惡實有之香, 稱為性境;此識對境, 稱為現量。 以其但能嗅香, 未起分別, 故所緣之境狹。 四、 舌識緣唯實唯量境, 謂舌嚐味時, 即有識生, 能嚐不同實有之味, 稱為性境;此識對境, 稱為現量。 以其但能嚐味, 未起分別, 故所緣之境狹。 五、 身識緣唯實唯量境, 謂身覺觸時, 即有識生, 能緣細滑粗强等實有之觸, 稱為性境;此識所緣, 稱為現量。 以其但能覺觸, 未起分別, 故所緣之境狹。 六、 意識遍緣一切通徹假實二量, 謂此識心, 遍緣現前實有之境, 於實境上分別長短方圓等相, 稱為假, 是則此識三境(性境、 獨影境、 帶質境)皆緣, 三量(現量、 比量、 非量)皆具。 以其遍能分別假實諸境, 故所緣之境廣。 七、 第七識見分唯假唯實, 謂此識無別體相, 依第八識為因而起, 復緣第八見分而為相分, 分別思量, 常執第八為我, 能緣之心是假, 所緣之境是實。 以其唯起我執, 生諸氣習, 不能遍緣諸境, 故所緣之境最狹。 八、 第八識緣根身器界唯實唯量, 根身者, 即眼等諸根;器界者, 以世界如器。 謂此根本之識, 染淨同源, 一切根身器界, 依之而生, 而此根界, 是八識相分, 皆為所緣, 是實有現前之量, 故所緣之境最廣。
* * *
﹝出宗鏡錄并瑜伽師地論﹞ 〔一、 眼識緣唯實唯量境〕, 謂眼見色時, 即有識生, 能緣青黃赤白實有之色, 名為性境。 此識對境名為現量, 以其但能見色, 未起分別, 是故所緣之境狹也。 (性境者, 謂現前所有實見之境也。 現量者, 謂見現前之色, 而能量度也。 ) 〔二、 耳識緣唯實唯量境〕, 謂耳聞聲時, 即有識生, 能聞言語等實有之聲, 名為性境。 此識對境名為現量, 以其但能聞聲, 未起分別, 是故所緣之境狹也。 〔三、 鼻識緣唯實唯量境〕, 謂鼻嗅香時, 即有識生, 能嗅好惡實有之香, 名為性境。 此識對境名為現量, 以其但能嗅香, 未起分別, 是故所緣之境狹也。 〔四、 舌識緣唯實唯量境〕, 謂舌嘗味時, 即有識生, 能嘗鹹酸苦淡實有之味, 名為性境。 此識對境名為現量, 以其但能嘗味, 未起分別, 是故所緣之境狹也。 〔五、 身識緣唯實唯量境〕, 謂身覺觸時, 即有識生, 能緣細滑麤強, 實有之觸, 名為性境。 此識所緣名為現量, 以其但能覺觸, 未起分別, 是故所緣之境狹也。 〔六、 意識遍緣一切通徹假實三量〕, 謂此識心, 遍緣現前實有之境, 於實境上分別長短方圓等相, 名為假。 是則此識三境皆緣, 三量皆具, 以其遍能分別假實諸境, 是以所緣之境廣也。 (三境者, 一性境, 說見上。 二獨影境, 謂思量過去之境, 唯有影現於心。 三本質境, 謂於現身境上分別質相。 三量者, 一現量, 說見上。 二比量, 謂於現前物上比度而知, 如隔牆見煙, 知彼有火。 三非量, 謂追緣過去未來之事。 ) 〔七、 第七識見分唯假唯實〕, 謂此識無別體相, 依第八識為因而起, 復緣第八見分, 而為相分, 分別思量; 常執第八為我, 能緣之心是假, 所緣之境是實, 以其唯起我執, 生諸氣習, 不能遍緣諸境, 是故所緣之境最狹也。 (第八識者, 即藏識也。 見分者, 謂能見之識也; 相分者, 謂所見之境相也。 生諸氣習者, 謂我見等惑氣分熏習而生也。 ) 〔八、 第八識緣根身器界唯實唯量〕, 根身者, 即眼等諸根也。 器界者, 以世界如器也。 謂此根本之識, 染淨同源, 一切根身器界, 依之而生。 而此根界是八識相分皆為所緣, 是實有現前之量, 是故所緣之境最廣也。 (根本識, 即第八藏識也。 )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